中俄两国想拉伊朗一把的努力失败了,讽刺的是,未来为此付出惨痛代价的却是西方,为什么? 26号, 联合国安理会针对延长对伊朗制裁豁免期限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最终这份中俄两国推出的提案以4票赞成、9票反对的结果宣告被废 。然而西方看似胜利,到最后为之付出代价的恐怕也将是它们!这次提案讨论的是2015年由中美俄英法德再加上欧盟,与伊朗在维也纳签署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中规定的对伊朗制裁是否要恢复。《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伊朗核协议,其中包含对伊朗核设施、铀浓缩方面的具体限制内容,还制定有制裁解除和恢复的相应机制。八方签署协议六天后,安理会一致通过核可伊核协议的第2231号决议。 伊核协议的达成是国际核不扩散与外交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但 在2018年,特朗普宣布美国正式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制裁 。他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伊朗违反协议,其实早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他就承诺要退出伊核协议,给出的理由是协议条款不够严格,没有涵盖伊朗的弹道导弹计划,但 实际原因应该是美国受到以色列的影响以及美国两党斗争,共和党一直极力批评伊核协议 。 特朗普的行径直接造成伊朗鹰派抬头,伊朗核问题迅速激化。当前伊朗的核设施部署已经超出伊核协议中规定的标准,因此依照伊核协议规定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西方主张恢复对伊朗制裁。但问题在于, 最先破坏伊核协议的是特朗普 ,所以现在伊朗的核设施固然超出伊核协议规定的范畴,可国际社会更应该思考的是:这件事就全怪伊朗吗?特朗普的行径难道不是逼人犯罪?
而且,伊朗也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 24号,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杨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重申伊朗不寻求发展核武器,也愿意通过外交对话解决核问题。而在这前不久伊朗71名议员已联合致信伊朗最高国安委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门负责人,敦促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考虑研制核武器 。
显然,伊朗正面临两难抉择,一边是总统反对研制核武,一边是最高领袖正遭“逼宫”,被要求研制核武。在这个时候,如果外界对伊朗表现出理解,或有望推动伊朗放弃核武器研制计划。可要是 外界继续施压、制裁它们,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就是中俄提案的意义所在,可惜中俄最后一刻挽救伊朗、挽救西方的尝试失败了。
朝鲜的案例已经足够说明,西方的制裁无法阻挡核武器的诞生,然而它们还是没有从过去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既然它们不肯听中俄的规劝,要是未来伊朗核武器真问世并瞄准它们了,也请它们不要再求中俄出山帮忙收拾烂摊子。
金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