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吕璐驰盈策略,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在南海干的一件大事。
当所有中国人都在欢度国庆时,守护海疆的中国海警也不例外。日前,海警达濠舰在黄岩岛潟湖海域干了一件大事——升起了五星红旗,海警同志“海疆有我在,祖国请放心”的誓言响彻南海。
正在黄岩岛海域执法的中国海警
与此同时,解放军南部战区和中国海警齐发声,自9月以来,海军和海警舰船加强黄岩岛周边海域巡逻警戒,依法驱离了非法滋扰的船只。这场军警协同行动,不仅是对国家主权的坚定捍卫,更体现出中国应对南海复杂局势、探索区域治理的深层智慧。
去年底以来,菲方组织海军、海警、公务船甚至渔船,搭载媒体记者频繁侵闯黄岩岛领海,试图制造“认知战”。今年9月,菲公务船更是故意冲撞中国海警船驰盈策略,发生擦碰后还倒打一耙,这种“碰瓷式挑衅”让黄岩岛海域突发风险远超南海其他区域。
面对菲律宾的步步紧逼,中国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精准破解南海三大核心挑战的战略举措。
南部战区在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组织战备警巡
第一个挑战是生态安全危机。黄岩岛作为环礁,潟湖与外海沟通水道少,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弱。但菲律宾为实现“渔业扩张”,无视资源衰退事实,通过所谓“新渔民英雄计划”鼓励过度捕捞,若不及时干预,珊瑚礁生态可能永久受损。
中国海警在巡逻中发现,2025 年上半年,菲方非法渔船在黄岩岛东北礁盘作业频次较去年同期增加 40%驰盈策略,部分渔船还存在炸鱼、毒鱼行为。设立保护区后,海警舰船可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对非法捕捞进行更精准的规制,相当于给黄岩岛生态装上“防护盾”。
菲方船只
第二个挑战是菲律宾的挑衅升级。中国建立保护区后,明确划定“可进入区域”与“禁入区域”,相当于给菲方划了一条“红线”。比如核心区禁止进入,这就从源头上减少了菲方刻意挑事的机会。保护区的设立让军事警戒更有“靶点”,海空兵力可集中守护关键区域,避免陷入“处处设防”的被动。
第三个挑战是国际规则被架空。美国和菲律宾常喊“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却无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设立保护区,正是用实际行动捍卫国际法,一方面,通过开展珊瑚修复、珍稀物种监测等科研活动,履行公约义务;另一方面,将保护区管理细则与《宣言》中“环保合作”的条款对接,邀请东盟国家参与生态数据共享,让“规则”真正落地,而非沦为美国和菲律宾的“口号”。
黄岩岛珊瑚礁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黄岩岛的行动,始终围绕“有效管控”这一核心。自去年宣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后,中国的行动有着清晰的步骤:先通过领海基线明确法理边界,再用保护区建立管理框架,最后以军警联合形式实现实际守护,形成 “法理-管理-执行”的闭环。
当然,中国也始终留足“对话空间”,若菲律宾能在遵守中国法律的前提下,参与生态合作,中方自然不会拒绝,但马科斯政府若继续一意孤行,组织渔船强闯核心区,中方也有进一步应对的准备。
当国庆的礼花在夜空绽放,黄岩岛的海风正吹拂着五星红旗。在这片深蓝海域上驰盈策略,中国海军与海警的守护,不仅是为了坚守领土,更体现出生态治理的担当,而这正是大国应有的样子。
金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